過庭之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用以指父親的教誨。
出處晉 袁宏《后漢紀 安帝紀上》:“萇少長藩國,內無過庭之訓,外無師傅之道,血氣方剛。”
例子宋·張元幹《賀陳都丞除刑部侍郎啟》:“夙奉過庭之訓,克遵良冶之傳。”
基礎信息
拼音guò tíng zhī xùn
注音ㄍㄨㄛˋ ㄊ一ㄥˊ ㄓ ㄒㄨㄣˋ
繁體過庭之訓
感情過庭之訓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指父親的教誨。
英語father's instruction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苦中作樂(意思解釋)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釋)
- 為民請命(意思解釋)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釋)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釋)
- 結黨營私(意思解釋)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釋)
- 遁世離俗(意思解釋)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流離轉徙(意思解釋)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釋)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氣象萬千(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共商國是(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意興索然(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信口開河(意思解釋)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今古奇觀(意思解釋)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意思解釋)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過庭之訓的意思解釋、過庭之訓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絕長續短 | 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畏縮不前 | 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
狐死首丘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 |
云天霧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見危致命 | 見“見危授命”。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貪圖眼前利益。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熱氣騰騰 |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無計可施 |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