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衣以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袞衣:古代君王穿的禮服;歸:回來。立下赫赫戰功,官拜高位回來。
出處唐·劉禹錫《賀門下裴相公啟》:“繡斧既定,袞衣以歸。”
基礎信息
拼音gǔn yī yǐ guī
注音ㄍㄨㄣˇ 一 一ˇ ㄍㄨㄟ
繁體袞衣以歸
感情袞衣以歸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袞衣西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目光短淺(意思解釋)
- 藝高人膽大(意思解釋)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釋)
- 窮鄉僻壤(意思解釋)
- 打腫臉充胖子(意思解釋)
- 斷斷續續(意思解釋)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意思解釋)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釋)
- 滿招損,謙受益(意思解釋)
- 目不斜視(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欺善怕惡(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氣味相投(意思解釋)
- 密鑼緊鼓(意思解釋)
- 如出一轍(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剛愎自用(意思解釋)
- 前赴后繼(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反戈一擊(意思解釋)
※ 袞衣以歸的意思解釋、袞衣以歸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國中之國 |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 |
死灰復燃 | 熄滅的火灰又燃燒起來。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東西又重新活動起來。復:又。 |
攀龍附鳳 | 附:接觸、依附。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
任人唯親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只用和自己關系親近的。 |
不折不扣 | 折、扣:原為商業用語;商品按原價扣除百分之幾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點不差。 |
價值連城 | 價:價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貴;價值很高。 |
暈頭轉向 |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
壓歲錢 |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 |
用心良苦 | 費勁心血 |
炙手可熱 | 炙:烤。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
言而無信 | 信:信用。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處。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徇私舞弊 |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罪上加罪 | 指罪惡更為嚴重。 |
經史百子 |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