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浴三釁的成語故事

拼音sān yù sān xìn
基本解釋釁: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出處《國語·齊語》:“比至,三釁三浴之,桓公親逆之于郊,而與之坐而問焉。”
暫未找到成語三浴三釁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三浴三釁)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捻神捻鬼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1卷:“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聲!” |
戒驕戒躁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 |
心灰意冷 |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簡明扼要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 |
安于現(xiàn)狀 | 王朝聞《論鳳姐》第11章:“這樣的夢境,與我那不安于現(xiàn)狀又不能改變現(xiàn)狀的生活實際有關。” |
不費吹灰之力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撫臺便這樣的信從,若替他辦那事,自不費吹灰之力。” |
聊以自慰 | 漢 張衡《鴻賦序》:“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緒,乃為之賦,聊以自慰。”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煢煢孑立 | 晉 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