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乘之國的成語故事

拼音qiān shèng zhī guó
基本解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春秋時指中等諸侯國。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jìn)》:“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千乘之國的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年輕時開壇講學(xué),聽者紛紜。休息時,他與弟子們談?wù)摳髯缘睦硐耄勇氛f:“給我一個千乘之國,即使有內(nèi)憂外患,只要三年我就能讓它全民皆兵,有勇有謀。”孔子笑他使勇好斗,轉(zhuǎn)而問冉求,冉求則提倡禮樂興邦。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千乘之國)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動天地,感鬼神 | 金·元好問《陶然集詩序》:“詩之極致,可以動天地,感鬼神。”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驪》:“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
零光片羽 | 黃遠(yuǎn)庸《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其所對北京內(nèi)外記者所言,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 |
舉世混濁 | 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世混濁而不分兮。” |
陌路相逢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八回:“我與你家小姐陌路相逢,欲言恩,恩深難言;欲言情,又無情可言。” |
明知故問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見他這番光景,明知故問道:‘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 |
和風(fēng)細(xì)雨 | 南朝 陳 張正見《陪衡陽游耆阇詩》:“清風(fēng)吹麥壟,細(xì)雨濯梅林。” |
敏而好學(xué) |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舉善薦賢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源源不斷 | 《孟子 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