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齊眾楚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qí zhòng chǔ
基本解釋一傅眾咻。
出處明·王守仁《與辰中諸生書》:“絕學之馀,求道者少,一齊眾楚,最易搖奪。”
一齊眾楚的典故
戰(zhàn)國時期宋國大臣戴不勝向孟子請教如何使宋國國君學好為國家多辦一些好事。孟子打比方說如果讓楚國大夫學齊國話就應該請齊國的老師,而且把他置身于齊國的環(huán)境中去,不能給他一個一傅眾咻的環(huán)境,那樣就是想學也學不好。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齊眾楚)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鬼爛神焦 | 唐 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 |
舉善薦賢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繁文縟節(jié) | 宋 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省去繁文末節(jié),則一歲可以再郊。” |
投石問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 |
肝膽過人 | |
反治其身 | |
過而能改 | 《左傳·宣公二年》:“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
視死如歸 |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
難上加難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七回:“所有上條陳一事,竟是難上加難。” |
黃雀銜環(huán) | 南朝·梁·吳均《續(xù)齊諧記》:“吾西王母使者,蒙君拯救,實感仁恩。今贈白環(huán)四枚,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公,一如此環(h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