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聳聽的成語故事

拼音wēi yán sǒng tīng
基本解釋指故意說些夸大的嚇人的話;使人驚疑震動(dòng)。聳聽:使人聽了吃驚;危言:使人吃驚的話。
出處宋 呂祖謙《呂東萊文集》:“意者危言駭世,姑一快胸中之憤耶!”
危言聳聽的典故
有一次,東晉顧愷之和桓玄,在建康殷仲堪家中談笑取樂。他們約定說“危語”(用一句話形容一個(gè)非常危險(xiǎn)的情況)。桓玄說:“矛頭秫米劍頭炊?!边@句話的意思是把矛和利劍的尖頭當(dāng)米煮飯吃;殷仲堪說:“百歲老翁攀枯枝?!币馑际钦f年過百歲的老頭懸掛在枯萎的樹枝上;顧愷之說:“井上轱轆臥嬰兒?!本系拈镛A容易滾動(dòng),嬰兒躺在上面非常危險(xiǎn)。后人就把這種夸大形式嚇唬人叫做危言聳聽。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危言聳聽)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薪貴于桂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無如鬼,王難見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td> |
一無所有 | 《敦煌變文集 廬山遠(yuǎn)公話》:“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風(fēng),萬法皆無,一無所有?!?/td> |
全科人兒 | |
當(dāng)仁不讓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wèi)靈公》:“當(dāng)仁不讓于師?!敝祆浼ⅲ骸爱?dāng)仁,以仁為己任也?!?/td> |
窮鄉(xiāng)僻壤 | 宋 曾鞏《敘盜》:“窮鄉(xiāng)僻壤、大川長谷之間,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錢,無告糴之所。”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duì)的?!?/td> |
當(dāng)機(jī)立斷 |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yīng)機(jī)立斷?!?/td>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戰(zhàn)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td>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論語·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