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成語故事

拼音qián bù jiàn gǔ rén,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基本解釋指空前絕后。亦用作諷刺。
出處唐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典故
唐朝著名的文學(xué)家陳子昂很有才學(xué),受到武則天的賞識,被任命為隨軍參謀,遭到將軍武攸宜的排斥,在燕地他登上古老的幽州臺,想起古代燕昭王重用大將樂毅的故事,就寫詩:“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悵然而涕下。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曇花一現(xiàn) | 《妙法蓮華經(jīng)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yōu)曇缽花,時一現(xiàn)耳。” |
聲東擊西 |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
響答影隨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17卷:“由是論之,罪福報應(yīng),猶響答影隨,不差毫末。” |
新仇舊恨 | 唐 韓偓《三月》:“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
殺手锏 | 艾煊《大江風(fēng)雷》第四部:“他認為這是最后最厲害的殺手锏,這兩句話拋出去,可以使楊大新理屈詞窮,啞口無言。” |
滿腹經(jīng)綸 | 明 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 商調(diào)集賢賓 題春園 浪里束煞》:“論英雄何必老林泉?滿腹經(jīng)綸須大展,休負了蒼生之愿。” |
患難與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昂首挺胸 | 《上饒集中營 浩氣長存》:“個個視死如歸,堅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安于現(xiàn)狀 | 王朝聞《論鳳姐》第11章:“這樣的夢境,與我那不安于現(xiàn)狀又不能改變現(xiàn)狀的生活實際有關(guā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