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迢迢的成語故事

拼音qiān lǐ tiáo tiáo
基本解釋迢迢:遙遠的樣子。形容路程非常遙遠。
出處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范巨卿雞黍死生交》:“辭親別弟到山陽,千里迢迢客夢長?!?/p>
傳說漢明帝時期,汝州南城秀才張邵與楚州山陽秀才范式,兩人結伴到洛陽應試。他們結為莫逆之交,相約來年重陽在張邵家聚會。范式因經商誤了約期,便自刎而死。他的靈魂千里迢迢去會張邵。張邵也千里迢迢去拜謁范式的尸體,之后也自刎而死。
千里迢迢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千里迢迢)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戰國策·秦策五》:“詩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搜阅┞分y也?!?/td>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td> |
素昧平生 | 唐 段成式《劍俠傳 郭倫觀燈》:“素昧平生,忽蒙救護,脫妻子于危難,先生異人乎?” |
自拔來歸 | 《新唐書 李勣傳》:“三年,自拔來歸,從秦王伐東都,戰有功。” |
百川歸海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氾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于海;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 |
同病相憐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形神不全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td> |
先聲奪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照葫蘆畫瓢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無時無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無時無刻不在心上?!?/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