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水不收的成語故事

拼音fǎn shuǐ bù shōu
基本解釋水已潑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光武帝紀(jì)上》:“雖仲尼為相,孫子為將,猶恐無能為益。反水不收,后悔無及。”
反水不收的典故
商朝時(shí)期,姜尚(姜太公)才學(xué)過人,精通兵法,但因家貧,他的妻子馬氏見他年老沒出息就離開他,他只好到渭水邊搭茅屋釣魚為生,周文王拜他為國師,姜太公助周文王滅了商朝,他的妻子要求復(fù)合,他取一盆水潑地如能收回就復(fù)合。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反水不收)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疚心疾首 | 唐 崔鍔《內(nèi)寺伯朱夫人趙氏合袝志》:“以嗣子奉命雞林,三歲然復(fù),疚心疾首,亦時(shí)禮念,冥期佑助。” |
不二法門 | 《維摩詰經(jīng) 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shí),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
令人神往 | 明 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今著述湮沒,悵望當(dāng)時(shí)蹈海之風(fēng),令人神往不已。” |
首身分離 | 《戰(zhàn)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 |
普天同慶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百猥頒厚賚。” |
窮途潦倒 | 傅抱石《<鄭板橋集>前言》:“他的一生,盡管夠得上是盤根錯(cuò)節(jié),窮途潦倒的一生。” |
遁世離俗 | 《楚辭·九章·悲回風(fēng)》“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漢·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離俗,自擁石赴河,故言抗跡也。” |
有去無回 |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
主憂臣勞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huì)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 |
膽寒發(fā)豎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惡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聞?wù)呙也荒懞l(fā)豎,永為子孫之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