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之志的成語故事

拼音hóng hú zhī zhì
基本解釋鴻鵠:天鵝。天鵝所有的志向。比喻遠大志向。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鴻鵠之志的典故
秦朝末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陽城雇農陳勝在勞作休息時說:“各位兄弟,將來富貴了不能相互忘記?!逼渌娃r笑他無知。陳勝嘆氣道:“燕子與麻雀是不可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的。”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鴻鵠之志)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素昧平生 | 唐 段成式《劍俠傳 郭倫觀燈》:“素昧平生,忽蒙救護,脫妻子于危難,先生異人乎?” |
星霜屢移 | 唐 高適《為東平薛太守進王氏瑞詩表》:“星霜屢移,書奏仍闕?!?/td> |
鬼怕惡人 | 舊題宋·蘇軾《艾子雜說》:“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禍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惡人也?!?/td> |
泥牛入海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潭州龍山和尚》:“我見兩個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 |
多多益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發綜指示 | 《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td>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謝覺哉《關于獨立思考》:“至于全體的事,不管好處多大,總是‘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存而不議 | 唐·獨孤及《仙掌銘并序》:“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td> |
草菅人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
以身試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