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失色的成語故事

拼音huáng jīn shī sè
基本解釋黃金失去了顏色。比喻人倒霉時才能再大也不能發揮作用。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運退黃金失色,時來頑鐵生輝。”
暫未找到成語黃金失色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黃金失色)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月明如水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樓臺。” |
十全十美 | 清 陳朗《雪月梅傳》:“賢侄出門也得放心,豈不是十全十美。” |
不可勝舉 |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傳世者雖不可勝舉。” |
迷而不反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鐘會傳》:“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玉石皆碎。” |
滿滿當當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3回:“原來銀包不大,止那七兩多銀子已是包得滿滿當當的了,那里又包得這十兩銀子去?” |
高聳入云 |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
形神不全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略指授,算無遺策。” |
曉以大義 |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第十四篇:“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合欲曉以大義。” |
志在千里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