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車束馬的成語故事

拼音xuán chē shù mǎ
基本解釋形容險阻。
出處《國語·齊語》:“懸車束馬,逾太行與辟耳之溪拘夏。”韋昭注:“太行、辟耳,山名也。拘夏,辟耳之溪也。三者皆山險溪谷,故懸鉤其車,偪束其馬以渡。”
暫未找到成語懸車束馬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懸車束馬)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流離瑣尾 | 《詩經(jīng) 邶風 旌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
物阜民安 |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 |
吉星高照 | 陳殘云《熱帶驚濤錄》:“那是他在香港當學徒時刺上的,帶有‘吉星高照’之意。” |
發(fā)綜指示 | 《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
疑鄰盜斧 | 戰(zhàn)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
德容言功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志在千里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餓虎吞羊 |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
溢于言表 | 明 朱舜水《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來書十讀,不忍釋手,真摯之情,溢于言表。” |
花拳繡腿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9回:“只見張國乾縛得花拳繡腿,戚光祖、戚繼祖兩個教師在后面跟著,走上臺來,兩邊坐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