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驪獲珠的成語故事

拼音tàn lí huò zhū
基本解釋驪:黑龍。《莊子·列御寇》記載:有個(gè)靠編織蒿草簾為生的人潛入深水,得一顆價(jià)值千金的珠。比喻詩文寫作抓住了關(guān)鍵。
出處《古今詩話·探驪獲珠》:“四人探驪,子先獲珠,所余麟角,何用!”
探驪獲珠的典故
唐朝時(shí)期,詩人元稹、劉禹錫、韋楚客等到樂天家做客,大家商量各作一首《金陵懷古》。劉禹錫一氣呵成做成一首。元稹等感慨地說:“四人探驪,子先獲珠,所余麟角,何用!”于是大家棄筆不做詩,開始喝酒作樂。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探驪獲珠)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本位主義 | 毛澤東《關(guān)于糾正黨內(nèi)的錯(cuò)誤思想》:“(六)本位主義,一切只知道為四軍打算,不知道武裝地方群眾是紅軍的重要任務(wù)之一。” |
明若觀火 | 《尚書 盤庚上》:“予若觀火。”宋 蔡沈集傳:“我視汝情,明若觀火。” |
卑諂足恭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宗世家》:“彭祖為人巧佞、卑諂足恭而心刻深。” |
婦人醇酒 | 語出《史記·魏公子列傳》:“秦?cái)?shù)使反閒……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 |
鬼爛神焦 | 唐 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 |
如法炮制 |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
一干二凈 |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
十全大補(bǔ)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85回:“只見一個(gè)醫(yī)生在那里和他診脈,開了脈案,定了一個(gè)十全大補(bǔ)湯加減,便去了。” |
空口無憑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7回:“空口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fēng)流共古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