紈绔膏粱的成語故事

拼音wán kù gāo liáng
基本解釋膏粱:精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借指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貴人家子弟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你是個紈绔膏粱,這也無怪你不知。”
暫未找到成語紈绔膏粱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紈绔膏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早出晚歸 | 《戰國策·齊策六》:“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 |
發綜指示 | 《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
志滿意得 | 宋 陸九淵《與劉伯協書》:“當無道時,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滿,君子阨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 |
滿山遍野 |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他坐鎮延安,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
無時無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無時無刻不在心上。” |
源源不斷 | 《孟子 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
野沒遺賢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爺爺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個朝無幸位,野沒遺賢。” |
官僚主義 |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 |
角巾素服 | |
進道若退 | 《老子》:“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