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袍擐甲的成語故事

拼音pī páo huàn jiǎ
基本解釋披:穿著;擐:套穿。穿著戰袍,套起鎧甲。形容做起戰斗準備。
出處元·無名氏《鞭打單雄信》第三折:“俺元帥遇難逢危,迭不的披袍擐甲。”
暫未找到成語披袍擐甲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披袍擐甲)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雙鳧一雁 | |
芒刺在背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 |
無妄之災 | 《周易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
多才多藝 | 《尚書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 |
鍥而不舍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暈頭轉向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么快!” |
二八佳人 |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
視微知著 | |
舉賢任能 | 《禮記 大傳》:“三曰舉賢,四曰使能。” |
刀光劍影 | 南朝 梁 吳筠《戰城南囚首》:“劍光揮夜電,馬汗晝成泥。”又《邊城將》:“刀含四尺影,劍抱七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