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并畜的成語故事

拼音duō shōu bìng chù
基本解釋謂一律收羅藏蓄。
出處明·李東陽《送南京國子祭酒謝公詩序》:“董子稱王者以教化為大務,蓋天下之人才風俗皆于是關焉,州庠黨序多收并畜,不能當百一之選?!?/p>
暫未找到成語多收并畜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多收并畜)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絲來線去 | 《朱子全書·論語》:“但顏子得圣人說一句,直是傾腸倒肚是了,更無許多廉纖纏繞,絲來線去?!?/td> |
國中之國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國中之國’,中國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領土上舉行愛國運動,無不恨恨不已?!?/td> |
薪貴于桂 |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無如鬼,王難見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td> |
苦中作樂 | 宋 陳造《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苦中作樂?!?/td> |
貧賤不移 | 《孟子 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td> |
節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td> |
夸大其詞 | 《宋史 王祖道傳》:“蔡京開邊,祖道欲乘時徼富貴,誘王江酋、楊晟免等使納士,夸大其辭?!?/td> |
所作所為 | 明 李贄《答周西巖書》:“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皆是誰主張乎?” |
烏合之眾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td> |
膽寒發豎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惡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聞者靡不膽寒發豎,永為子孫之戒?!?/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