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言詈辱的成語故事

拼音sì yán lì rǔ
基本解釋肆:任意妄為,放肆。詈:罵。辱:侮辱。毫無畏懼地侮辱謾罵。
出處宋·洪邁《夷堅丙志·奉阇梨》:“或得酬謝不滿意,輒肆言詈辱。”
肆言詈辱的典故
宋朝時期,宜黃縣疏山寺僧奉阇梨擅長操辦水陸道場及頌咒偈,經(jīng)常為人做道場。到老年患有喉疾,說話聲音不清晰,因此進入道場前要喝幾杯雞湯潤喉助氣。有些人不清楚他的這個愛好,沒有給他雞湯或者招待不周,就會得到他的肆言詈辱。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肆言詈辱)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半途而廢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
燈蛾撲火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這賊配軍卻不是作死,倒來戲弄老娘!正是燈蛾撲火,惹焰燒身。” |
亭亭玉立 | 《北齊書 徐之才傳》:“白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shù)丈,亭亭而立。” |
趁火打劫 |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 |
離經(jīng)辨志 | 《禮記·學(xué)記》:“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xí)親師,七年視論學(xué)取友,謂之小成。” |
一視同仁 | 唐 韓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
嚴刑峻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后遭條獄之詔,吉捍拒大難,不避嚴刑峻法。” |
普天同慶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百猥頒厚賚。” |
殺雞取卵 | 希臘《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一個蠢人想殺了雞從雞肚子里取出金塊,從而一下子發(fā)大財,結(jié)果卻一無所得 |
百戰(zhàn)百勝 |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眾擊寡,以治擊亂,以富擊貧,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士擊驅(qū)眾白徒,故十戰(zhàn)十勝,百戰(zhàn)百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