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恩恃寵的成語故事

拼音hù ēn shì chǒng
基本解釋怙:依靠。恃:憑借,依靠。憑借別人所給予的恩澤和寵幸而橫行霸道、驕橫妄為。
出處《后漢書·朱穆傳》:“兇狡無行之徙,媚以求官,恃勢怙寵之輩,漁食百姓,窮破天下。空竭小人。”
暫未找到成語怙恩恃寵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怙恩恃寵)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連綿不絕 |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神惠記》:“往余再喪妻,四喪子,復喪妹,最后喪母,連綿不絕。哭泣悲傷,五衷菀結。” |
長夜之飲 |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 |
論黃數白 | 明·丘濬《投筆記·投筆空回》:“笑弩駘言不遜,論黃數白不堪聽。” |
南轅北轍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 |
疑鄰盜斧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
進本退末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便也。” |
二八佳人 |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
學而時習之 | 《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鴻鵠將至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
謙受益,滿招損 | 明·沈采《千金記·延訪》:“謙受益,滿招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