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


畏首畏尾

拼音wèi shǒu wèi wěi

基本解釋比喻作事膽子小;顧慮多。畏:畏懼;害怕。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幾?’”


畏首畏尾的典故

晉靈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晉靈公在扈(hù)和一些諸侯會盟。鄭穆公想參加這一盛會,主盟人晉靈公卻拒絕和鄭公相見,原因是晉公認為鄭國和楚國勾結,對晉國懷有二心。鄭國的大臣子家派信使去晉國,給執政大夫趙盾(趙國國君的先人)捎去一封信,信中說,鄭穆公即位以來和晉國一直是友好的,即使面對楚國強大的壓力,也從來不敢對晉國三心二意。信中還反駁了晉君對鄭國的無理指責,接著用強硬的口氣說:古人有言說:畏首畏尾,身其余幾(怕頭怕尾,剩下來的身子還有多少)?又說:鹿死不擇音(鹿到臨死前顧不上發出好聽的鳴聲)。小國事奉大國,如果大國以德相待,那它就會像人一樣恭順……信中接著說:如果大國待之非禮,小國就會像鹿一樣鋌而走險,哪兒還能顧得上有所選擇?貴國的命令沒有標準,我們也知道面臨滅亡了,只好準備派出敝國的士兵嚴陣以待。今后,到底該怎么辦,就聽恁您的命令吧。趙盾看信中言之有理,勸晉靈公收回拒絕鄭穆公參加會盟的成命。這段故事產生了畏首畏尾和鋌而走險兩個成語。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畏首畏尾)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離題萬里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其結果,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仿佛像個才子,實則到處害人?!?/td>
恨鐵不成鋼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6回:“只為寶玉不上進,所以時常恨他,也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td>
一門心思 孫華炳《重賞之下》:“他自己又到圖書館借來關于數控的書,什么也不顧了,一門心思鉆研起來?!?/td>
亭亭玉立 《北齊書 徐之才傳》:“白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丈,亭亭而立?!?/td>
食不充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無那晚夕的?!?/td>
披肝瀝膽 唐 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td>
苦盡甘來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受徹了牢獄災,今日個苦盡甘來。”
青山綠水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綠水,日在目前,無復俗累?!?/td>
滿腹經綸 明 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 商調集賢賓 題春園 浪里束煞》:“論英雄何必老林泉?滿腹經綸須大展,休負了蒼生之愿?!?/td>
多謀善慮 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