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身遠跡的成語故事

拼音dùn shēn yuǎn jì
基本解釋猶言避世隱居。
出處宋·葉適《趙孺人墓銘》:“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窮水絕處,慕王霸、梁鴻夫婦,賡《麥秀》、《五噫》之歌,將遁身遠跡以自娛佚。”
暫未找到成語遁身遠跡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遁身遠跡)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魑魅魍魎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
亦復如是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劉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撫御,一日雖有數千人歸投,其逃散而去,亦復如此。所以卒無所建。” |
易子而教 | |
舉世混濁 | 戰國楚·屈原《離騷》:“世混濁而不分兮。” |
拭目以待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以待。” |
志在千里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人心歸向 | 《晉書·熊遠傳》:“人心所歸,惟道與義。” |
同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
快心滿志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只圖一時快心滿志,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