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元識水的成語故事

拼音pú yuán shí shuǐ
基本解釋蒲元:人名。指實踐經驗十分豐富。
出處《太平御覽》:“君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言雜八升?!?/p>
三國時期,才智超人的蒲元在斜谷替諸葛亮制造三千把軍刀,刀鑄成后,他說用蜀江水淬火就能使清亮剛烈。就派人到成都取蜀江水。水取回后,蒲元用它為刀淬火,馬上發現水中摻假,細問取水人,才得知在涪江渡口用涪江水增補。
蒲元識水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蒲元識水)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醋海翻波 | |
勢力之交 | 東漢·班固《漢書·張耳陳余傳贊》:“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
自己人 | 錢鐘書《圍城》:“自己人之間,什么臭架子、壞脾氣都行;笑容愈親密,禮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td> |
照葫蘆畫瓢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遁入空門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我聽見,并不驚異?!?/td> |
紛亂如麻 | |
絆腳石 | 毛澤東《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至于蔣介石呢,他消極抗戰,積極反共,是人民抗戰的絆腳石?!?/td> |
光前裕后 | 明 李贄《答耿司寇書》:“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無時刻而不系念。” |
常年累月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內地常年累月鬧著兵禍、官災、綁票、械斗?!?/td> |
異途同歸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本經訓》:“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異路而同歸?!?/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