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弗論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ì zhī fú lùn
基本解釋置:放著;之:代詞。放在那兒不管。
出處魯迅《無常》:“鬼神之事,難言之矣,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論了。”
暫未找到成語置之弗論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置之弗論)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易放難收 | 宋·朱熹《答鞏仲至》:“所謂修辭立誠以居業者,欲吾之謹夫所發以致其實,而尤先于言語之易放難收也。” |
德重恩弘 | 唐·韓愈《袁州刺史謝上表》:“顯榮頻煩,稱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夢幻泡影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應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超俗絕世 | 漢·趙壹《非草書》:“夫杜崔張之,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余暇游手于斯。” |
當機立斷 |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 |
謙受益,滿招損 | 明·沈采《千金記·延訪》:“謙受益,滿招損。” |
神出鬼入 | 《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
巧上加巧 | |
赴湯蹈火 | 晉 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