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獸渡河的成語故事

拼音sān shòu dù hé
基本解釋佛教以兔、馬、象三獸渡河入水之深淺,喻小、中、大三乘證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出處《優婆塞戒經·三種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
暫未找到成語三獸渡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三獸渡河)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進種善群 | 清·張鶴齡《法人篇》:“且變法之后,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此進種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決也。” |
醋海翻波 | |
混世魔王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
肝髓流野 | 《舊唐書·蕭瑀傳》:“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與賊肝髓流野,得復宗廟,遺老殘民聞輿馬音,流涕相歡。” |
死腦瓜骨 | 錦云等《草莓三爺》:“你呀,就是死腦瓜骨!” |
炒魷魚 | 張賢亮《出賣“荒涼”》:“絕對聽從我指示,做不到這點,立即‘炒魷魚’!”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宋史·鄧綰傳》:“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 |
目光短淺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一章:“這位精明的莊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個目光短淺的結論。” |
敵眾我寡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
齊頭并進 | 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