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常名教的成語故事

拼音gāng cháng míng jiào
基本解釋綱常:三綱五常;名教:封建禮教。指維護(hù)封建制度而設(shè)置的一整套思想道德規(guī)范。
出處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7回:“因思臣一身,一女之事小,而綱常名教之事大,故正色拒之。”
暫未找到成語綱常名教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綱常名教)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博學(xué)多聞 | 《文子 精誠》:“雖博學(xué)多聞,不免于亂。” |
倒果為因 | 民意《告非難民生主義者》:“曾不問資本所以群趨于都會(huì)之故,是所謂倒果為因者耳。” |
改過遷善 | 《周易 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 |
浪跡江湖 | 宋 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跡江湖。” |
殘花敗柳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jié),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
有膽有識(shí)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shí),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著手回春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尚炯回來也許會(huì)著手回春。” |
鑒影度形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2回:“這三人將籃子內(nèi)物件,一齊擺出仔細(xì)瞧看,或者寸紙,或者只字,鑒影度形,一概俱無,又仍一件一件裝入籃內(nèi)。” |
有約在先 |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在先,況兼孩兒又執(zhí)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