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之次的成語故事

拼音bào yú zhī cì
基本解釋賣咸魚的店鋪。魚常腐臭,因以喻惡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鮑魚
出處《大戴禮記 曾子疾病》:“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與小人游,貸乎如入鮑魚之次,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王聘珍解詁:“次,若今市亭然。”
暫未找到成語鮑魚之次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鮑魚之次)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物阜民安 |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 |
人才濟濟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閏臣見人才濟濟,十分歡悅。” |
回光反照 | 元 楊暹《劉行首》第三折:“陽臺霧鎖,楚岫云遮,棄死歸生,回光返照。” |
以權謀私 | 鄧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有的黨政機關設了許多公司,把國家撥的經費拿去做生意,以權謀私,化公為私。” |
進本退末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便也。”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萬里長城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
花言巧語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0卷:“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 |
進銳退速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其進銳者,其退速。” |
將寡兵微 | 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然劉備將寡兵微,我則彼立劉朝,復興漢世,非小官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