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難逢的成語故事

拼音qiān zǎi nán féng
基本解釋載:年;逢:遇到。一千年也遇不到。形容極難得到的機會。
出處南朝 齊 孔琇之《南齊書 臨終上表》:“臣以凡庸,謬徼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
千載難逢的典故
唐朝時期,憲宗皇帝非常信佛,有一次他準備把一個寺院里的一塊釋迦牟尼的遺骨弄到宮里來。韓愈當時是刑部侍郎,他覺得唐憲宗這樣做非常不好,于是他上了《諫迎佛骨表》的奏章表示反對。唐憲宗看了奏章后惱羞成怒氣得想置韓愈于死地。幸好宰相極力說情最后韓愈被貶到潮州去當刺史。
后來唐憲宗對前朝的一些不好的政策進行了改革,在國家治理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這時侯韓愈又寫了奏章《潮州刺史謝上表》,恭維憲宗皇帝是個明主,還建議憲宗皇帝到泰山去做封禪大典,以此表明自已認為憲宗皇帝是位杰出帝王的態度。韓愈在表中還透露出自已很想參加這樣千載難逢的封禪典禮的心理,失去這樣的機會將會是遺憾終生。
憲宗皇帝認為韓愈是個敢講敢說的人,后來他又把韓愈調回了京城任吏部侍郎一職。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千載難逢)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物阜民安 |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 |
師心自是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座,謬誤差失者多矣。” |
謳功頌德 | 西漢·司馬遷《史記·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
一時一刻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可憐今日我無錢,一時一刻如長年。” |
窮途潦倒 | 傅抱石《<鄭板橋集>前言》:“他的一生,盡管夠得上是盤根錯節,窮途潦倒的一生。” |
先聲奪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天昏地暗 | 唐 韓愈《龍移》:“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
無時無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無時無刻不在心上。” |
算盡錙銖 | 清·昭梿《嘯亭雜錄·吳利府》:“嘗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盡錙銖,其父猶以為未足。”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