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訛成蠹的成語故事

拼音jī é chéng dù
基本解釋指謬誤積久,敗壞人心。
出處唐 沈亞之《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京師,諸夏之本也,將以觀理,而豪猾時(shí)逾檢;太學(xué),明教之源也,期于變風(fēng),而生徒多墮業(yè);列郡在乎頒條,而干禁或未絕;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風(fēng)靡,積訛成蠹。”
暫未找到成語積訛成蠹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積訛成蠹)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閎意妙指 | 清·龔自珍《六經(jīng)正名》:“《孝經(jīng)》者,曾子以后,支流苗裔之書,平易泛濫,無大疵,無閎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錄中,與《坊記》、《緇衣》、《孔子閑居》、《曾子天圓》比,非《中庸》、《祭義》、《禮運(yùn)》之倫也。” |
遲疑不決 | 《隋書 段文振傳》:“遲疑不決,非上策也。” |
說東道西 |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師哪有工夫聽別人說東道西?” |
疚心疾首 | 唐 崔鍔《內(nèi)寺伯朱夫人趙氏合袝志》:“以嗣子奉命雞林,三歲然復(fù),疚心疾首,亦時(shí)禮念,冥期佑助。” |
逆道亂常 | 唐 李公佐《謝小娥傳》:“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jié)也。” |
披肝瀝膽 | 唐 劉賁《應(yīng)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jī),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
眾多非一 | 漢 王充《論衡 別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廟,眾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
引鬼上門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卻叫得‘引鬼上門’,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罷了。” |
有膽有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金光閃閃 |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面上金光閃閃,手中雪刃輝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