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韜武略的成語故事

拼音wén tāo wǔ lüè
基本解釋文有計(jì)謀;武有策略。指智勇雙全。韜、略:《六韜》、《三略》是古代的兵書;后來稱用兵的計(jì)謀策略叫韜略。
出處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你便有文韜武略,怎逃出地網(wǎng)天羅?”
暫未找到成語文韜武略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文韜武略)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中正無私 | 春秋·齊·管仲《管子·五輔》:“為人君者中正而無私,為人臣者忠信而不黨。” |
多多益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勢(shì)力之交 | 東漢·班固《漢書·張耳陳余傳贊》:“勢(shì)力之交,古人羞之。”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弦外之響 | 王國(guó)維《人間詞話》四二:“古今詞人格調(diào)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 |
骨肉離散 | 《詩經(jīng) 唐風(fēng) 杕杜序》:“《杕杜》,刺時(shí)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dú)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壓歲錢 | 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來。” |
遁世離俗 | 《楚辭·九章·悲回風(fēng)》“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漢·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離俗,自擁石赴河,故言抗跡也。” |
有去無回 |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
志在千里 | 三國(guó)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