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雞絮酒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ì jī xù jiǔ
基本解釋用一只雞和棉絮漬酒祭奠。指悼念故人,祭品雖薄而情意很深。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徐稚傳》:“稚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及瓊卒歸葬,稚乃負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雞酒薄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
炙雞絮酒的典故
漢朝時期,徐稚受太尉黃瓊所薦而當官,后來離職。黃瓊病故歸葬故鄉,徐稚則在家里燒烤一只雞,用一兩棉絮漬酒后曬干裹住雞,背上干糧到黃瓊的家鄉江夏去拜祭。在黃瓊的墳前,他用水漬棉出酒,拜祭完畢就回家。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炙雞絮酒)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墨守成規 | 清 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鐘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朱嘗墨守以為準的也。” |
慘不忍睹 | 清 黃小配《洪秀全演義》:“尸首堆積,慘不忍睹。” |
過五關,斬六將 | |
四書五經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神出鬼入 | 《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 |
云天霧地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還強一色。就是有點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點云天霧地。” |
牝雞司晨 | 《尚書 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
空口無憑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空口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 |
揚威耀武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五回:“揚威耀武顯神通,走石飛沙弄本事。” |
吃不了兜著走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不可拿進園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