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魂失魄的成語故事

拼音jīng hún shī pò
基本解釋同“驚魂喪魄”。
出處《抗日歌謠·歌頌八路軍》:“八路,八路……賽如猛虎;敵人一見,驚魂失魄掉屁股?!?/p>
暫未找到成語驚魂失魄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驚魂失魄)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躲躲閃閃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閃閃,聯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國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覺無窮丑態?!?/td> |
龍飛鳳舞 | 宋 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td> |
苦中作樂 | 宋 陳造《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苦中作樂?!?/td> |
形影相顧 | 《晉書·桓溫傳》:“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顧,隕越無地。” |
黃臺之瓜 | 《新唐書·承天皇帝倓傳》:“賢終日憂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樂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云可,四摘抱蔓歸?!?/td> |
八斗之才 | 唐 李商隱《可嘆》詩:“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半路出家 |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先前讀書,后來看看不濟,卻去改業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td> |
下臨無地 |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
視死如歸 |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薄秴问洗呵?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