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若怯的成語故事

拼音dà yǒng ruò qiè
基本解釋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膽怯的樣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著冷靜。
出處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力辭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貴無軒冕而榮,至仁不導引而壽。”
暫未找到成語大勇若怯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大勇若怯)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冠履倒置 | 清 趙翼《廿二史札記》第22卷:“明宗之于強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馭矣。至石晉尤甚,幾有冠履倒置之勢。”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
敗俗傷風 | 參見“敗俗傷化”。 |
禍國誤民 |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禍國誤民。” |
光前裕后 | 明 李贄《答耿司寇書》:“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無時刻而不系念。” |
十惡不赦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藥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 |
女扮男裝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6回:“及至此時,才想起他原是女扮男裝。” |
珠玉之論 | 《書言故事·談論類》:“不聆珠玉之論。” |
結纓伏劍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五年》:“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 |
將奪固與 | 先秦 李耳《老子》:“將欲奪之,必固予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