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皆非的成語故事

拼音tí xiào jiē fēi
基本解釋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人的行為既令人感到難堪;又令人覺得可笑。皆非:都不是。
出處唐 孟棨《本事詩 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驗作人難。”
啼笑皆非的典故
南朝陳將要滅亡,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不能相保,就將銅鏡一分為二,雙方各執一半分離,相約于正月十五日當街賣破鏡來取得聯系。陳亡,妻沒入楊素家。到期徐德言輾轉至長安,找到賣破鏡的仆人,在楊素面前樂昌公主作詩“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啼笑皆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冷若冰霜 | 清 劉鄂《老殘游記續集》第二回:“笑起來一雙眼又秀又媚,卻是不笑起來又冷若冰霜。” |
顛沛流離 | 宋 張世南《游宦紀聞》第九卷:“而哀予顛沛流離萬里,保有之難也,而共振顯之。”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滿山遍野 |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他坐鎮延安,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
材輕德薄 | 宋 朱熹《論臧否所部守臣狀》:“熹委是材輕德薄,不足取信,豈復更敢臧否人物。” |
鐵面無私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個‘監社御史’,鐵面無私才好。” |
沒里沒外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 |
穩操勝券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傳》:“且虞卿操其兩權,事成,操右券以責。” |
抱恨黃泉 | 唐·李賢等引注《邕別傳》:“臣所在孤危,懸命鋒鏑,湮滅土灰,呼吸無期。誠恐所懷隨軀腐朽,抱恨黃泉。” |
指手劃腳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問起根由,毛潑皮指手劃腳,剖說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