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一鼻子灰的成語故事

拼音mǒ yī bí zi huī
基本解釋比喻本想巴結討好,結果反倒碰個釘子,落得很沒趣。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趙姨娘來時,興興頭頭,誰知抹了一鼻子灰,滿心生氣,又不敢露出來,只得訕訕的出來了。”
暫未找到成語抹一鼻子灰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抹一鼻子灰)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死腦瓜骨 | 錦云等《草莓三爺》:“你呀,就是死腦瓜骨!” |
大有可為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地方雖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為。” |
離經辨志 | 《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
百川歸海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氾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于海;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 |
有膽有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戒驕戒躁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 |
翻箱倒柜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翻箱倒籠,滿屋尋一個遍,那有些影兒。” |
暈頭轉向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么快!” |
褒善貶惡 | 宋 邵博《聞見后錄》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頭褒善貶惡,使善人貴、惡人賤,善人生、惡人死,須是由我始得。” |
心灰意冷 |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