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發左衽的成語故事

拼音pī fà zuǒ rèn
基本解釋左衽:衣襟向左掩。頭發披散;前襟左開。指古代東方;北方少數民族的裝束;也指淪為異族。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披發左衽的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在陳國閑居等待封官,不久吳王夫差滅了越國后,勢力強大,帶領披發左衽的吳兵乘機攻打陳國,陳君連夜潛逃,孔子還是按計劃去主持祭祀儀式,被弟子們強拉上車,逃出陳國前往蔡國。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披發左衽)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婦人醇酒 | 語出《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使反閒……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 |
酒囊飯袋 | 宋 陶岳《荊湖近事》:“馬氏奢僭,諸院王子仆從烜赫,文武之道,未嘗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 |
阿世取容 |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六篇:“至叔孫通,則正以曲學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儀,知典禮也。” |
空谷傳聲 | 南朝 梁 蕭衍《凈業賦》:“若空谷之應聲,似游形之有影。” |
以身試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 |
結駟連騎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子貢相衛,而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閻,過謝原憲。” |
主明臣直 | 明·張居正《帝鑒圖說》上篇:“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也。” |
黑不溜秋 | 梁實秋《喝茶》:“普洱茶,漆黑一團,據說也有綠色者,泡烹出來黑不溜秋,粵人喜之。” |
狹路相逢 | 元 無名氏《爭報恩》:“不如做個計較,放了他回去,狹路相逢,安知沒有報恩之處?” |
鐵樹開花 | 明 來集之《鐵氏女》:“頓開鸚鵡籠,扭上鴛鴦配。定教那鐵樹開花還結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