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惠而實不至的成語故事

拼音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基本解釋惠:給人以好處;至:到。只在口頭上答應(yīng)給別人好處;而實際的利益卻到不了別人身上。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表記》:“口惠而實不至,怨災(zāi)及其身。”
暫未找到成語口惠而實不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口惠而實不至)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改過遷善 | 《周易 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幫倒忙 | 浩然《艷陽天》第94章:“無形中,你們是幫倒忙,往我馬之悅這邊兒趕人哪!” |
翻箱倒柜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翻箱倒籠,滿屋尋一個遍,那有些影兒。” |
揮霍無度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102回:“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不敢交與他。” |
篤近舉遠 | 唐·韓愈《原人》:“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
繩鋸木斷 | 宋 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
算盡錙銖 | 清·昭梿《嘯亭雜錄·吳利府》:“嘗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盡錙銖,其父猶以為未足。” |
兢兢戰(zhàn)戰(zhàn)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小儲君倒也安安穩(wěn)穩(wěn)守著妝盒做護身符,則是我陳琳兢兢戰(zhàn)戰(zhàn)抱著個天大悶葫蘆”。 |
之死靡二 | 《宋史·忠義傳一》:“若敵王所愾,勇往無前,或銜命出疆,或授職守土,或寓官閑居,感激赴義,雖所處不同,論其捐軀徇節(jié),之死靡二,則皆為忠義之上者也。” |
一場空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0回:“枉費心機空費力,雪消春水一場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