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儆效尤的成語故事

拼音yǐ jǐng xiào yóu
基本解釋儆:告誡;警戒;效尤:效仿過錯;學(xué)人家做壞事。用對某些壞人壞事的懲罰來警戒那些學(xué)著做壞事的人。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二十一年》:“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
暫未找到成語以儆效尤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以儆效尤)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隔靴搔癢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wěn)禪師》:“曰:‘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td>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
嚴陣以待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 |
盲人說象 |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后》:“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td> |
苦思冥想 | 巴金《創(chuàng)作回憶錄 關(guān)于<激流>二》:“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寫得快,說我‘粗制濫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喟然長嘆 | 《論語·子罕》:“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td> |
仰屋著書 | 《梁書·南平元襄王偉傳》:“下官歷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td> |
廣闊天地 | 毛澤東《<在一個鄉(xiāng)里進行合作化規(guī)劃的經(jīng)驗>一文按語》:“農(nóng)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td> |
投石問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td>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