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等身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ù zuò děng shēn
基本解釋著作跟身材一樣高(等:相等)。形容著作十分豐富。
出處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自是以外,雖著述等身,聲華蓋代,總聽其自貯名山,不得入此門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著作等身的典故
宋朝時期,從小有神童之稱的賈黃中15歲高中進士,他父親對他要求很嚴,規(guī)定每天要讀一定數(shù)量的書籍,辦法是將要讀的文章篇幅展開,用它來量黃中的身高。身高多少就得讀完多長的文章。黃中的記憶力相當驚人,居然讀完就可背誦。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著作等身)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兒女情多 | 唐 盧照鄰《五悲文 悲窮通》:“項羽帳中之飲,荊卿易水之歌,何壯夫之懦節(jié),伊兒女之情多。” |
眾多非一 | 漢 王充《論衡 別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廟,眾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
多才多藝 | 《尚書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 |
舉善薦賢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孜孜以求 | 孫犁《蕓齋瑣談》:“因為他那種孜孜以求、有根有據(jù)、博大精深的治學方法,也為人所熟知了。” |
拋磚引玉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空口無憑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7回:“空口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 |
廢書而嘆 |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 |
聊以自慰 | 漢 張衡《鴻賦序》:“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緒,乃為之賦,聊以自慰。” |
反面無情 | 明 邵璨《香囊記》:“他也是一個君主,恐怕反面無情,那時節(jié)悔之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