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妝濃抹的成語故事

拼音dàn zhuāng nóng mǒ
基本解釋妝:化妝;抹:抹粉。指淡雅和濃艷兩種不同的妝飾打扮。
出處宋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淡妝濃抹的典故
宋朝時期,禮部尚書蘇東坡因反對新法,屢次遭貶,先后被貶至杭州、黃州、惠州、瓊州等地。官場上的不如意,使他熱衷于文學創作。他在杭州期間見到美麗的西湖即興作《飲湖上初晴后雨》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淡妝濃抹)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經文緯武 | 唐 許敬宗《定宗廟樂議》:“雖復圣跡神功,不可得而窺測,經文緯武,敢有寄于名言。” |
望風撲影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1回:“蔣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風撲影么?’” |
形影相顧 | 《晉書·桓溫傳》:“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顧,隕越無地。” |
鍥而不舍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如履薄冰 |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刑期無刑 | 語出《書 大禹謨》:“刑期于無刑。” |
惜指失掌 | 《南史 阮佃夫傳》:“佃夫拂衣出戶,曰:‘惜指失掌邪?’” |
必由之路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 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認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 |
喔咿儒睨 | 戰國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 |
萬馬奔騰 |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