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心吐膽的成語故事

拼音ǒu xīn tǔ dǎn
基本解釋嘔:吐。形容費盡心血,歷盡艱辛。
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隱秀》:“嘔心吐膽,不足語窮;鍛發煉年,奚能喻苦?”
暫未找到成語嘔心吐膽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嘔心吐膽)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五花大綁 |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二部二:“順著捆來橫著綁,五花大綁吊在二梁上。” |
八斗之才 | 唐 李商隱《可嘆》詩:“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 |
八荒之外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
杜絕言路 | 《后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 |
春風風人 | 漢 劉向《說苑 貴德》:“管仲上車曰:‘嗟茲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
到此為止 | 陳忠實《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嘆口氣:‘完了。到此為止。’” |
一哄而起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一哄而起。” |
不翼而飛 | 戰國 齊 管仲《管子 戒篇》:“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 |
團團轉 | 蘇青《結婚十年》第四章:“于是我急得在房中團團轉:出去呢?不出去呢?換衣服呢?還是不換?” |
漫不經心 | 明 朱國楨《涌幢小品 存問》:“近見使者至城外,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