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虹貫日的成語故事

拼音bái hóng guàn rì
基本解釋虹:這里指的是“暈”(yùn);即日光通過云層中的冰晶時;經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貫:穿。古人迷信;認為這種異常的天象;是天變將發(fā)的征兆;將有不平常的事件發(fā)生。
出處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魏策四》:“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p>
戰(zhàn)國時,韓國有個人叫聶政,其父是有名的鐵匠,后為韓王所殺。聶政長大后因殺人避仇,與母親、姐姐逃至齊國,以屠狗為生。嚴仲子是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在韓哀侯朝中供職,與同朝的輔相俠累不和。據(jù)說俠累是個忌賢妒能,心胸狹窄之人,總是想盡辦法把政敵除掉。嚴仲子不想被俠累謀害,便離開輔國,開始周游各國,同時也在尋找可以替他殺掉俠累的人。嚴仲子到了齊國后,就聽人說聶政是個勇士,因為躲避仇家才到齊國作屠夫的。嚴仲子聽說之后便親自去聶政家拜訪他,往來頻繁。 有一次,他拿著許多好酒到聶政家,為聶政母親賀壽,還送上百鎰黃金表達敬意,聶政很奇怪嚴仲子為什么會送這樣的厚禮,就對他說:“我家中貧窮,因有母親在,便以屠狗為業(yè),為的是獲得食物貢奉給母親,而這是我應該做的,所以不敢接受大人您這么貴重的禮物!”嚴仲子把周圍的人打發(fā)走,對聶政說:“我有一個仇家,為了躲避仇家我才周游各國。這次到了齊國,聽說您是一個很講義氣的人,所以贈送百金,讓您作為日常生活費用。能夠交到您這樣的朋友,我很高興,不敢有其他的要求?!甭櫿卮鹫f:“我之所以放棄理想,甘愿在這個小地方以屠狗為生,是因為這樣可以養(yǎng)活老母親;母親在世,我是不敢拿自己生命去冒險的?!焙髞韲乐僮佑侄啻嗡徒o聶政厚禮,而聶政始終不肯收。雖然如此,嚴仲子仍一直對他禮遇有加,總是盡了禮數(shù)之后才走。 幾年后,聶母去世。為母親服過喪之后,聶政對他姐姐說道:“唉!我聶政只是一個市井之徒,整天操刀賣肉而已。而人家嚴仲子是諸侯的卿相,不遠千里與我結交。他為賀母親大壽送上那么重的賀禮,我雖然沒有接受,但嚴仲子知道我心里是領情的。賢德的人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義氣而相信窮鄉(xiāng)僻壤之人,那么我聶政也不愿辜負人家的這份情意。前幾年,嚴仲子要我?guī)退舫鸺遥驗槟赣H在,我不能答應他;如今母親已經盡享天年,我也應該為知己做些事了?!?/p> 聶政向西一直走到濮陽,見到嚴仲子,對他說:“以前我沒有答應您的要求,是因為要奉養(yǎng)母親;現(xiàn)在母親已享天年而終,您要報仇的對象是誰,請告訴我!”嚴仲子說道:“我的丑人是輔國的丞相俠累,俠累是輔國哀侯的叔叔。他們家里的人很多,而且居住的地方那個守衛(wèi)很嚴。我想派人去行刺他,始終不行。既然你現(xiàn)在愿意為我辦這件事,那我就派上一些車騎及隨從,作為您的助手吧!”聶政說:“輔國與衛(wèi)國,這兩個地方離得不是很遠,現(xiàn)在去殺輔國的丞相,而這丞相又是輔國國君的叔叔,所以做這件事不能人多。這么多人同去,萬一被抓一個,泄露了機密,輔國的所有人都會成為您的仇人,那您不是也完了嗎?”聶政堅決不要車騎隨從,孤身一人去刺殺俠累了。 聶政到達輔國時,天上出現(xiàn)了奇怪的現(xiàn)象:白色的長虹穿日而過,人們都認為要出什么大事了。這時輔國丞相俠累正在府上,有很多武士保護他。聶政來到他的府邸,一句話也不說,拿著劍長驅直入,直上臺階刺殺俠累,他的舉動把旁邊守衛(wèi)的人嚇壞了,這些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亂作一團。聶政就趁著他們大呼小叫、混亂不堪的時候一劍刺死了俠累,又殺了幾十個人,然而圍上來抓他的人越來越多,他一看不可能全身而退,就毀了自己的面容,剖腹自殺了。 為了查出是誰那么大膽指使刺客殺了輔國丞相,輔國人就把聶政的尸身暴露在集市上,然后貼出告示說:如果由誰能說出刺客的身世背景,來龍去脈,就賞賜千金。 聶政的姐姐聶榮聽說了這個消息,就對鄰居說:“這個人一定是我的兄弟?!比缓舐櫂s就感到輔國曝尸之處,一看死者果然是自己的兄弟,伏尸大哭說:“這是我兄弟聶政啊!”懸賞的人對她說:“這個人就是刺殺我們輔國丞相的人,我們君主賞賜千金要追查這個人的情況,夫人您難道不知道嗎?為什么還敢來認你的兄弟呢?”聶榮說:“我已經知道懸賞的事,可是,我兄弟聶政之所以放棄自己的理想,藏匿在市井屠夫間,是因為我們的母親還活著,我還未出嫁?,F(xiàn)在母親安享天年,我也已嫁人,我的兄弟已經沒有什么可牽掛的了,便為知己報仇,從容赴死,現(xiàn)在兄弟考慮我還在人世,所以自毀面目以防人家認出他是誰!我兄弟這樣為我著想,我為什么要害怕被牽連,堙沒了我兄弟俠義之命呢?”聶榮撫尸陳說兄弟往事的壯舉震驚了輔國看熱鬧的人,他們都被這兩姐弟的俠義精神所感動,后來聶榮因悲傷過度死在了聶政的身旁。
白虹貫日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白虹貫日)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躲躲閃閃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閃閃,聯(lián)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國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覺無窮丑態(tài)?!?/td> |
素昧平生 | 唐 段成式《劍俠傳 郭倫觀燈》:“素昧平生,忽蒙救護,脫妻子于危難,先生異人乎?” |
鐵郭金城 | 清·馮桂芬《公啟曾協(xié)揆》:“大軍一至,朽珠枯木亦助聲威;大軍不至,則鐵郭金城將淪灰燼?!?/td> |
志滿意得 | 宋 陸九淵《與劉伯協(xié)書》:“當無道時,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滿,君子阨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 |
以權謀私 | 鄧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有的黨政機關設了許多公司,把國家撥的經費拿去做生意,以權謀私,化公為私。” |
二八佳人 |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td> |
揚幡擂鼓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如今是揚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見了?!?/td> |
視微知著 | |
止沸益薪 | 明·李贄《為黃安二上人書》之三:“對高潔人談高潔,已為止沸益薪,況高潔十倍哉!” |
倒懸之危 | 《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