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萬利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běn wàn lì
基本解釋用很少的資本去取得很大的利潤。形容本錢少;利潤大。
出處清 姬文《市聲》:“這回破釜沉舟,遠行一趟,卻指望收它個一本萬利哩。”
一本萬利的典故
戰國時期,衛國大商人呂不韋到趙國都城邯鄲去做生意,碰到在那里做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他決定做一次一本萬利的政治買賣,就先到秦國討得華陽夫人的歡心,讓她認異人為兒子,幫助異人回國成為秦國國君,從而自己當上秦國的丞相。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本萬利)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 《論語 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救世主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即刻鉆進了駕駛樓,像救世主一樣微笑著向他招招手,就坐著汽車跑得一溜煙不見了蹤影。” |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明若觀火 | 《尚書 盤庚上》:“予若觀火。”宋 蔡沈集傳:“我視汝情,明若觀火。” |
貧賤不移 | 《孟子 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鍥而不舍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珠宮貝闕 | 戰國楚·屈原《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
心直口快 | 元 張國賓《羅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哥哥是好人。”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