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意承旨的成語故事

拼音xiān yì chéng zhǐ
基本解釋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從意旨。原指不等父母開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級意圖,極力奉承。
出處《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薄抖Y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p>
暫未找到成語先意承旨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先意承旨)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妄自尊大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td> |
木本水源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td> |
謹小慎微 | 漢 劉安《淮南子 人間訓》:“圣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td> |
泥牛入海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潭州龍山和尚》:“我見兩個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td> |
假公濟私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
如履薄冰 | 《詩經 小雅 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臨危受命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
仁義道德 | 唐·韓愈《原道》:“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