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抱殘守缺的成語故事


抱殘守缺

拼音bào cán shǒu quē

基本解釋殘:殘缺;不完整。缺:殘破。指舍不得扔下破舊東西。也作“保殘守缺”。

出處東漢 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猶欲抱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亡(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抱殘守缺的典故

西漢著名文學家劉向的小兒子劉歆在漢哀帝時任騎都尉,奉車光祿大夫,他向漢哀帝建議派專人研究《左傳》,同行十分不滿意,他指責他們因循守舊,抱殘守缺,最后被同行聯合排擠出京城,只好去做河內郡太守。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抱殘守缺)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吠影吠聲 清 梁啟超《管子傳》第一章:“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無之,乃反吠影吠聲。”
滿山遍野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他坐鎮延安,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直截了當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倒是一個極爽快的。”
明知故問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見他這番光景,明知故問道:‘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
大包大攬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搖擺著酒瓶子,大包大攬地說:‘這個小姑娘,跟我投緣分。’”
牛口之下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
通都大邑 唐 韓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強之間,而不知為備。”
到此為止 陳忠實《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嘆口氣:‘完了。到此為止。’”
漚沫槿艷 《太平廣記》第351卷:“某非獵食者,哀君情切,因來奉救。漚沫槿艷,不必多懷。”
火燭銀花 宋 朱淑真《元夜》詩之三:“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