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立志,萬夫莫奪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rén lì zhì,wàn fū mò duó
基本解釋形容志向堅定,別人很難改變。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五卷:“正是‘一人立志,萬夫莫奪。’”
一人立志,萬夫莫奪的典故
唐朝天寶年間,福州人勤自勵與定同縣林潮音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勤自勵因武藝過人而參加安南平叛軍,一去十年沒有音信。林潮音不顧父母改嫁的命令,她有‘一人立志,萬夫莫奪’的決心,堅決不從,在被騙婚的途中被老虎救走,從而夫妻團聚。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人立志,萬夫莫奪)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撥云見日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見了爺爺,就是撥云見日,昏鏡重磨。” |
大名鼎鼎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4回:“你一到京打聽人家,像他這樣大名鼎鼎,還怕有不曉得的。” |
眾多非一 | 漢 王充《論衡 別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廟,眾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
高屋建瓴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
首身分離 | 《戰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 |
眾喣山動 | 明 李東陽《余肅敏公傳》:“役未及興,而眾喣山動。” |
心灰意冷 |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
胸有成竹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拂袖而去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師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
化鴟為鳳 | 語出《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