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從連衡的成語故事

拼音hé zòng lián héng
基本解釋從:通“縱”;衡:通“橫”。指聯(lián)合抗敵。
出處《戰(zhàn)國策·秦策一》:“約從連橫,兵革不藏。”
合從連衡的典故
戰(zhàn)國時期,諸侯之間戰(zhàn)爭頻起,鬧得兵荒馬亂,人們不能安居樂業(yè)。秦國十分強大,對齊、楚、燕、韓、趙、魏六國虎視耽耽。為了阻止秦國的吞并,蘇秦到六國去游說他們聯(lián)合起來對抗秦國的進攻。而張儀則游說六國向秦國俯首稱臣。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合從連衡)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草衣木食 | 元 關(guān)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
堅強不屈 | 荀況《荀子 法行》:“堅剛而不屈,義也。” |
畏縮不前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七卷:“唐子方始彈張堯佐,與諫官皆上疏。及彈文公,,則吳奎畏縮不前,當(dāng)時謂拽動陣腳。” |
無妄之災(zāi) | 《周易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zāi)。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zāi)。” |
難以置信 | 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當(dāng)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
三人行,必有我?guī)?/a>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td> |
時易世變 | 晉 魯褒《錢神論》:“當(dāng)今之急,何用清談?時易世變,古今異俗。” |
東扶西倒 | 宋 楊萬里《過南蕩》詩:“笑殺槿籬能耐事,東扶西倒野酴醿。” |
永垂不朽 | 《魏書 高祖紀(jì)下》:“雖不足綱范萬度,永垂不朽,且可釋滯目前,厘整時務(wù)。” |
自命不凡 | 清 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婁縣沈童者,年甫冠,習(xí)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長虹之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