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疏吐誠的成語故事

拼音jiāo shū tǔ chéng
基本解釋交:交情;疏:不親近;吐:談吐,說話;誠:真誠,誠懇。交往雖然不密切,但說話非常真誠懇切。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知幾其神乎,古人以為難;交疏吐誠,今人以為難。”
暫未找到成語交疏吐誠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交疏吐誠)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孤身只影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 |
取長補短 |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
裾馬襟牛 |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
存而不議 | 唐·獨孤及《仙掌銘并序》:“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
口快心直 | 清 曹雪芹《紅樓夢》:“云姑娘,你如今長大了,越發心直嘴快了。” |
源源不斷 | 《孟子 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
時易世變 | 晉 魯褒《錢神論》:“當今之急,何用清談?時易世變,古今異俗。” |
飲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
供不應求 | 《茅盾選集 長春南關行》:“現在接受了南方六個單位的訂貨單,每天生產一至二噸,供不應求。” |
望而生畏 |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