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果蘭因的成語故事

拼音xù guǒ lán yīn
基本解釋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絮果:比喻離散的結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
出處《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左傳·宣公三年》:“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
暫未找到成語絮果蘭因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絮果蘭因)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學以致用 | 李新《為有源頭活水來》:“要結合實際工作和革命斗爭的需要來學,學以致用,并且勤學苦學。” |
命中注定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這是我命中注定,該做他家的女婿。” |
學而時習之 | 《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頓挫抑揚 | 宋 魏慶之《詩人玉屑 靖節 休齋論〈歸去來辭〉》:“陶淵明罷彭澤令,賦《歸去來》,而自命曰辭。迨今人歌之,頓挫抑揚,自協聲律,蓋其詞高甚。” |
群龍無首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流離轉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婦傳》:“與其婦翁皆賤業,兩人流離轉徙者久之。” |
源源不斷 | 《孟子 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
取而代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
昂藏七尺 | 明 汪廷訥《種玉記 奇術》:“天付昂藏七尺軀,尋章摘句懶攻儒。” |
風和日麗 | 清 吳趼人《痛史》:“是日風和日麗,眾多官員,都來祭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