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木春華的成語故事

拼音hán mù chūn huá
基本解釋寒木不凋,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劉應之曰:‘既有寒木,又發春華,何如也?’”
寒木春華的典故
南朝齊時有一個清干之士辛毗,官至行臺尚書,他十分鄙視文學,當面嘲笑文人劉逖說:“君輩辭藻,譬若榮華,須臾之玩,非宏才也。豈比吾徒,千丈松樹,常有風霜,不強凋悴矣!”劉逖立即回敬他:“既有寒木,又發春華,何如也?”辛只好認可。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寒木春華)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從俗就簡 | 宋 周輝《清波別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簡帖,必旋檢本,模仿筆畫,從俗就簡。 |
背腹受敵 |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無水戰之具,而使淮兵斷正陽浮橋,則我背腹受敵?!?/td> |
富貴驕人 | 《陳書 魯悉達傳》:“悉達雖仗義任俠,不以富貴驕人。” |
名重一時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一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
肝膽欲碎 | |
風和日麗 | 清 吳趼人《痛史》:“是日風和日麗,眾多官員,都來祭奠。” |
吉光片羽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2回:“祖宗詩文,在旁人觀之,不過行云流水,我們后輩視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貝。” |
心曠神怡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
無關緊要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七回:“可見字音一道,乃讀書人不可忽略的。大賢學問淵博,故視為無關緊要;我們后學,卻是不可少的。” |
休戚是同 | 《晉書·王導傳》:“吾與元規休戚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