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如懸河的成語故事

拼音kǒu rú xuán hé
基本解釋見“口若懸河”。
出處唐·韓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稱口如懸河,賓主頗也得合。”
口如懸河的典故
晉朝讀書人郭象,他善于思考問題,把書本上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談話上,他經(jīng)過潛心研究老子、莊子的學說,不愿意做官。他談起話來引經(jīng)據(jù)典,頭頭是道,人們對天很敬佩,評論他的談話好像“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口如懸河)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拉幫結(jié)伙 | 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君子之交》:“看著同學三三兩兩地閑聊天,拉幫結(jié)伙地搞活動,就好像一支行進中的浩蕩隊伍單把我拋撇在外頭。” |
奇花異草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0回:“命周賈于絳州城內(nèi),起一座花園,遍求奇花異草,種植其中。” |
謹小慎微 | 漢 劉安《淮南子 人間訓》:“圣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 |
敵眾我寡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
章甫薦履 | 《文選 賈誼<吊屈原文>》:“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 |
長命富貴 | 《舊唐書 姚崇傳》:“經(jīng)云:‘求長命得長命,求富貴得富貴。’” |
前瞻后顧 |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七十致仕》:“死期將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遠,夜行不休,前瞻后顧,無所棲歸,不亦太可憐乎!” |
如臂使指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令海內(nèi)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 |
直截了當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倒是一個極爽快的。” |
和風細雨 | 南朝 陳 張正見《陪衡陽游耆阇詩》:“清風吹麥壟,細雨濯梅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