鶻侖吞棗的成語故事

拼音gǔ lún tūn zǎo
基本解釋把棗子整個兒吞下,不細嚼辨味。常比喻在學習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出處宋·朱熹《答許順之書》:“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粗無二致,正是鶻侖吞棗?!?/p>
暫未找到成語鶻侖吞棗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鶻侖吞棗)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落葉歸根 | 明 王世貞《鳴鳳記》第38出:“落葉歸根,豐城劍回。”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稑犯娂?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尾生之信 |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薄妒酚洝ぬK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td> |
玩世不恭 | 明 李開先《雪蓑道人傳》:“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風韻,只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td> |
玉卮無當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有瓦卮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 |
沒里沒外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td>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他卻說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種夸大,是不真實的?!?/td> |
萬馬奔騰 |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td> |
古色古香 | 宋 陸游《小室》:“窗幾窮幽致,圖書發古香?!?/td> |